严谨 勤奋
和谐 仁爱
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,目前全面解封是为了群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,但是疫情并没有结束,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平时自身的防护仍不可掉以轻心。那么,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怎么做到有效防护呢?
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说起
日常防护+接种疫苗
01
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和开窗通风
因新冠病毒具有接触传播、经呼吸道飞沫、经气溶胶传播特性,接触面越广,接触物体越多,空气不流通,而又未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,患病几率就会越高。请尽量减少外出,如确需外出时请一定避免人群聚集,尽量保持2米社交距离及咳嗽礼仪,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,方便需要时随时进行手消毒;每天开窗通风30-60分钟,确保室内空气新鲜。
02
正确佩戴口罩
这里要注意一下,只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N95 防护口罩以及 KN95 防护口罩具有防范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作用,因此要选择正确的口罩佩戴。新冠病毒,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,佩戴防护口罩,可以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飞沫,并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。
如何正确使用口罩
一次性外科口罩佩戴时颜色深的一面朝外,浅色面朝内,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在口罩上方,用双手指尖将口罩上的金属条从中间位置逐步沿鼻梁两侧向内按压,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,使口罩上端紧贴面部,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;
如为防护口罩一定要进行密合性检查,确定防护有效。检查方法: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,快速的呼气,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,若漏气位于四周,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。
注意事项
📢 不管是外科口罩还是防护口罩,佩戴超过4小时或发生了脏污、潮湿、 变形时不可继续使用,需及时更换;
📢废旧口罩不可随意随地丢弃,要妥善处理;
📢不同的人群及不同的场合对口罩的选择也不同,要选择适合自己的,如儿童,脸部较小佩戴正常规格的口罩可能起不到较好的防范作用,可佩戴儿童口罩;低风险环境可选择外科口罩,高风险环境一定要选择防护口罩,如密闭的电梯或去人群聚集处。
03
勤洗手
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。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,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水和清水(流水)充分洗手。
以下情况须认真洗手
1.在咳嗽或打喷嚏后;
2.吃东西之前;
3.上厕所后,尤其是在使用公共卫生间之后;
4.与他人接触后,也包括与动物接触;
5.接触了外面的物表环境时,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;
6.手脏的时候;
7.外出回家之后,先洗手再做其他事情 。
了解了何时需要洗手,如何正确洗手您知道吗?很多人看到这句话会嗤之以鼻,洗手有什么不会的,但注意,我说的不是洗手而是正确洗手,有效洗手可清除手上99%以上的各种暂居菌,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,取适量洗手液(肥皂)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、手背、手指和指缝,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,揉搓过程也称为七步洗手法:
七步洗手法
1.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洗净手掌;
2.掌心对手背,手指交叉,沿指缝相互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洗净手背;
3.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,洗净指缝;
4.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,搓洗净指背及关节褶皱处;
5.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洗净大拇指 ;
6.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洗净指尖;
7.一手旋转揉搓另一手的腕部及腕上10cm,双手交替进行,洗净手腕。
♥洗手后为避免二次污染,宜使用清洁的纸巾干手。
📢
还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:
外出没有清水以及没有肥皂的情况下怎么洗手?这时候可以使用免洗手手消液或者75%的酒精清洁消毒双手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。
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给自己每天形影不离的手机清洁消毒,通过对手机培养发现,手机携带的微生物还是非常多的。
04
接种新冠病毒疫苗
我国大部分人群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,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,所以接种疫苗后,可以获得免疫力,从而有效降低发病、重症和死亡的风险。有数据表明,婴幼儿、儿童感染后病情较轻,老年人及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;8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,如果不打疫苗,死亡风险大概是14.7%,接种一剂疫苗,死亡风险降到7.16%,如果接种三剂疫苗,死亡风险就降到了1.5%。
供稿 | 护理部 刘雨
编辑排版 | 综合办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搜索「」网络结果
暂无留言
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
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,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。
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,使用完整服务
请选择补充原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