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_image

延医科普 | 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

延津县人民医院官方
2024年09月10日 10:06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,对比剂(也就是我们CT、DSA检查时用的注射药物)使用越来越广泛,由于对比剂渗透压、粘滞度等因素,会对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,大部分为一过性的肾功能改变,但仍有可能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。

图片

定义

“水化”是指在应用对比剂后,给予大量补液,减少对比剂对机体的损害,降低肾脏毒性的一种方法。


作用机制

该疗法主要通过增加患者的肾血流量和肾脏灌注,增加尿量,防止碘对比剂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,进而减轻肾脏毒性。造影前后充分水化、扩容,抑制RAAS系统激活,减轻造影后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,减轻肾髓质的缺血缺氧。同时,通过充分静脉扩容稀释造影剂浓度,降低造影剂注射后血液的高渗透压,且通过排尿加速造影剂排出,减轻造影剂的直接肾小管毒性,减轻肾脏渗透性利尿剂上皮细胞的坏死、小管扩张等。

水化方案



01

口服水化方案


研究采用的口服补液方案为检查前后约6h内口服500~1000ml液体,或检查前后6~12h按1ml/kg/h进行水化。口服水化方案与静脉水化方案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虽然口服水化方案简便易行,但在eGFR<30ml/(min·1.73m2)人群中其预防效果并未得到有效验证,目前不作推荐。

图片



02

静脉水化方案


生理盐水水化是目前广泛推荐的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方法。较常用的水化方案是检查开始前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~4h,检查后持续3~12h,常用的输液量是碘对比剂使用前后固定输液500ml,或基于体重调整的输液方案(每小时1~3ml/kg)。输液时长较长的方案(约12h)比较短的方案更能降低对比剂肾病的风险,但较长的水化方案对于门诊患者较难执行。

图片


03

碱化疗法


除生理盐水外,静脉注射碳酸氢盐溶液也有较好的预防对比剂肾病作用,其通过碱化尿液,抑制肾小管和肾髓质的酸化,减少游离活性氧的形成,减轻氧化损伤,进而减少肾损伤。因使用碳酸氢盐溶液需综合考虑,为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,不作为首选推荐。


水化疗法是预防对比剂肾病最方便、有效且经济的方法之一,其中口服水化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。

图片

供稿 | 放射科 郑继周

审核 | 医务科

排版 | 综合办


图片

往期回顾

图片

图片

诚聘人才 | 延津县人民医院关于长期公开引进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公告

图片

诚聘人才 | 延津县人民医院关于长期引进优秀临床医学类毕业生的公告

图片

诚聘人才 | 延津县人民医院关于长期引进实用型临床医学类人才的公告

图片


图片

分享

图片

收藏

图片

点赞

图片

在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延津县人民医院官方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